
飞虎奇缘:一个中国记者和他的美国朋友们
陈德福 | 作者 Claire Wang | 编辑

《飞虎奇缘:一个中国记者和他的美国朋友们》这部纪录片,深度聚焦中国著名记者张彦非凡的人生轨迹,以及他与美国飞虎队成员一段传颂不衰的跨国友情。1944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的张彦,在战火纷飞之际结识了援华抗日的美国“飞虎队”士兵,就此开启了一段延续长达六十余载的真挚情谊。1949年10月1日,张彦以记者身份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亲历并报道了开国大典这一永载史册的伟大时刻。1979年,他再度肩负使命,作为《人民日报》驻美首任记者,前往美国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影片紧扣这两条关键时间脉络,全方位呈现张彦六十多年来的人生旅程,横跨中美两国,纵越半个世纪的时光长河。故事中既有战火纷飞下的患难与共,又有和平年代的深情守望,情节曲折,诸多情节令人动容。制作团队耗时整整10年,辗转中美两国跟踪拍摄,深度挖掘张彦多彩的人生经历、曲折的奋斗道路、充满传奇色彩的过往以及跨越国界的珍贵友情,让这部纪录片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本片秉持以人为核心主题,以故事为叙事载体,以情感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以真实为创作灵魂,从“人物命运,人民友谊” 的独特视角出发,巧妙地将人物命运故事与时代影像相互映照,生动记录下张彦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穿梭于中美两国之间的波澜壮阔人生。

全片共分五集,分别为:1.《战火友情》,展现战争时期跨越国籍的深厚情谊;2.《热切期待》,刻画对和平与交流的渴望;3.《久别重逢》,诉说岁月沉淀后的再度相聚;4.《手足之情》,描绘友情升华后的亲密无间;5.《代代相传》,呈现友谊在时代更迭中的延续。


本片由美国美中文化交流促进会精心策划与摄制,美国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协拍。著名纪录片导演陈光忠及冷冶夫参与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驻美使馆及美国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同时还获得中国对外友协与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及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支持函。中国版权局确认陈德福拥有本片及其续集的著作权。本片总策划 / 总编导陈德福为摄制本片,10 多年来往返北京与纽约 30 多次,中国旅游卫视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先后为此摄制专题片并播出。

1944 年,驻扎在昆明的美国飞虎队员和中国的进步青年在公园里大观楼对面聚会。前排:飞虎队员迪克·帕斯特(左一)、李储文(左二)、李储文之妻(左三),后排:张彦(左一)、飞虎队员霍华德·海曼(左二)、马识途(右二)、飞虎队员莫尔·莫里斯(右一)

2004 年,飞虎队员迪克·帕斯特与张彦、马识途60 年后重逢
本片自问世以来,屡获殊荣,先后斩获 2010 年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二等大奖、2013 年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最高人气奖、2019 年万峰林国际电影盛典最佳导演奖、2022 年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优秀纪录片奖。

张彦和陈德福在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
影片在新华社、中国欧美同学会、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外国语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地举办观摩会,赢得各界高度赞誉。其英语版在美国美中友协全国大会放映时引起轰动,协会特授予陈德福 “友谊 – 了解” 奖章。中美媒体,如人民日报、美国美中评论、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今日中国杂志、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新华社、香港卫视、明报、纽约《侨报》、千岛日报、三联生活周刊、当代中国画报、国新办《艺术中国》网等,对本片及其主人公张彦与编导陈德福进行了大量报道。

目前,本片中文版已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良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自主运营的电视栏目《纪录时间》(覆盖 30 家电视台,含 5 个卫视台)进行播放。同时,本片已由中国国务院侨办下属的香港华文影视有限公司连续三年向全球非商业性发行,发行范围涵盖中国驻世界各国使领馆、世界各国的侨团和侨社以及全球各地中文学校、文化中心等。 《飞虎奇缘:一个中国记者和他的美国朋友们》已成为一部跨越国界、传递友谊、记录时代的经典纪录片。